国庆促销反思:客户何处去?

2014-10-09 16:12 来源:现代家电网 [ 收藏 ]

  国庆走了南京的家电卖场和建材卖场,每个店面门口都站着营业员,“进来看看”的声音不绝于口!现在卖场越开越大,装修越来越豪华,但是进店客人却越来越少,许多商家背脊直冒冷汗。

  消费者去哪儿了?

  有人说市场萎缩了,有人说被电商抢走了,更有人说传统渠道已死。大家给出的这些似是而非的答案,着调吗?

  1.门店客流少,是因为市场萎缩了吗?

  不是。

  不妨翻翻我国首部《中国建材家居产业发展报告》,今年中国建材家居行业市场规模依然有将近10%的增长,至少预示整个市场并没有进入下降通道。 中国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生活质量改善,对家居住宅用品的需求必定有增无减。国内家电市场的增长率是超过10%的,同样,净水、空净发展超过40%。

  2.门店客流少,是因为都去网上消费了吗?

  乍看起来有一定道理。

  电商渠道受追捧的力度不减,特别是O2O等新的网络运作理念,更是让人有一种传统渠道将死、网络渠道将统治一切的幻觉。但是我们静下心来看一下网络运营的销售数据,就能发现缺乏说服力。研究了业内电商的表现,我们发现它们一致的线上表现是低档、中低档产品越卖越多,“用低价吸引顾客、顺势推广高端产品”的设想,基本上都落空了。这只能说,它们利用价格和网络,成功抢夺了一些其他低端品牌的市场份额。 圈内专家曾经研究并给出过数据,在淘宝上2000元基本是一个消费的分界线。2000元以下的产品,消费者可能会倾向于网上购买,而2000元以上的产品,消费者就会转向传统渠道。

  但现实是,网络抢走了一部分低端用户,同时商场客流又冷清惨淡,消费者究竟去哪里了呢?

  靠谱的答案只可能是:有需求的消费者花在逛店上的时间变少了,他们买单的地点也发生了改变。

  O2O、微信推广、自媒体推广等一些新营销工具,抢走了消费者逛店的时间。

  2年前我做过消费者调研,一个有装修需求的消费者至少要逛2个以上的商圈,一个品类的产品要逛10个以上的店面,单店花费的时间是5分钟,如果一个店滞留的时间超过20分钟,那么成交的概率极高。现在这个数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我最近做的消费者访谈显示,更多的消费者经过O2O、微信、网络口碑等方式的引流和教育后,拜访的店数更加有目的性,基本只会去一个商圈,而花在逛店的时间上大大减少。也就是说,消费者并没有离开市场,只是改变了选择产品和选择品牌的方式,门店不再是了解产品、熟悉品牌、获知促销信息、获得导购服务的唯一通道了,这加速了门店的客流量冷落。

  我们继续研究各品牌增长比例高的市场区域,凡是业绩效益好的地区,都是活动举办最频繁的区域。在这块市场里,同一时间会充斥各种各样的活动,“砍价会”“品牌联盟会”“建材家居展销会”“家电品牌联合促销会”…… 这些活动多是采用精准客户邀约,通过电话或购买记录进行直接邀约,并通过售卡、礼品等方式将消费者直接带入了店外的促销活动场所。

  一业界大佬曾感慨说:“这是一个活动的时代”。

  如果以前我们提倡“终端拦截”,是要将进入商圈、商场的消费者拦截于我们的门店内,那么现在的“终端拦截”已经变为将消费者拦截于门店之外。

  当消费者沉浸于活动氛围之中的时候,会被现场的售卖气氛、价格引导、功能演示等吸引,对现场的品牌快速建立信任感和价值感(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消费者是为优惠而去的)。

  家电仍是一个体验式的行业,越贵、越高端的产品越需要体验。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,让消费者找到他所感兴趣的产品并打动他,如何将传统渠道与新的营销模式有机结合至关重要。

  当前“活动营销”(包括终端发起的活动)已经大不同于以往,已经从单纯的“数量制胜”,转变为“精准营销”的比拼:每种不同类型的活动,都必须有不同的特性和效能,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细分。

  换句话说,如何对“活动营销”进行分类组合,最终实现销量和利润最大化,这才是当前的重点。

  消费者在产品购买的决策行为中,品牌已经不是唯一因素,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对产品功能的细分需求。

  活动现场,已经做好产品推荐功课的店面接待人员,负责接待对应的消费者,同时在现场也有演绎品牌概念的现场表演,使得消费者身临其境地现场体会品牌理念,并拿到有针对性的产品组合方案和价格推荐,大大提升成交率。

  所以如何提升销量,关键是看你如何去把控市场变化的命脉,把营销玩成一场精彩的游戏,那么不管消费者去哪儿,你都有得玩!

  一句话,市场不会因你而变,而你必须随市场而变。

网站编辑:石少菊
现代家电官方微信

评论:

目前没有评论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