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天与取暖拒绝二选一 严防“煤改”后遗症

2018-01-09 17:28 来源:第一家电网 [ 收藏 ]

进入2017采暖季,生活在北方“2+26”城市圈的居民直观感受便是雾霾减少了,“天朗气清”的日子回来了;但同时,也有河北网友吐槽道:以前洗澡8元,搓澡8元;现在洗澡15元,搓澡8元,洗澡一次增加了7元成本。好天气与洗澡成本增加,折射了“煤改”项目的“双刃”效果,而关于“刀刃”两边的机会成本拉锯战也在激烈交锋。

新建文件夹

“水桶效应”告诉我们,事物的短板决定了关键成败,补齐短板意义重大。“此次,国家推进‘煤改’项目的决心是巨大的,但此前经验也告诉我们,‘煤改’成功与否取决于一整套合理的长效机制,否则燃煤便存在‘死灰复燃’的可能性。以北京为例,在2008年前后曾推进过一批‘煤改电’项目,在当时高补贴与高煤价的共同作用下,执行过一段时间。但随着煤价回落,尤其是政府补贴消失,不少郊县又回到煤炉取暖状态。”一位来自壁挂炉销售一线的负责人告诉我们,“目前,政府补贴的执行周期一般为三年。而大家不希望看到的是,政策宽松或退出后,小商贩沿街回收壁挂炉或电采暖设备的场景,树立‘煤改’的可持续性是未来的攻坚战。”

气荒、采暖成本、设备运行状况、售后服务、政府财政状况、基础设施完备与否、区域性消费差异,凡此种种,都是“煤改”工作绕不开的命题。

采暖成本 需要迈过的一道坎

据相关企业反映,在对煤改清洁能源项目的持续跟踪中,农民用户最关注的是两个问题,一是采暖费用,二是售后服务。

抛开价格谈市场终归是一道伪命题,即使是在行政的强力干预下,也只是将部分的价格转化为寻租空间。

新建文件夹

产业在线总经理杨洁认为,在“煤改”政策背后的一些基础性制约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善,“比如我们的能源结构。长期以来,煤炭占据我国能源供给的主要位置,这也导致‘煤改气’后气源紧张,‘煤改电’后电力成本上升。此外,由于‘煤改’项目涉及很多农村区域,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,在考虑设备期初投入时,还必须考虑整个基础设施建设,以及未来能够提供的服务。同时,由于各地政府的财力状况不同,对用户补贴额度也不一样,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,居民支付能力也不同。这些都是我们的国情,大家最好根据各省市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清洁能源改善路径,不然终端用户不满,一些地区无法实现的问题还会持续出现。”

在与“煤改气”设备中标企业的交谈中,记者了解到,在正常无补贴状态下,企业预估采用天然气采暖价格是散煤采暖的一倍多;而部分网友预测,在需求助推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情况下,天然气采暖价格或为燃煤采暖的三至四倍。“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太一样,由于目前各地对‘煤改’都有一定补贴,部分地区运行下来燃气和燃煤费用差不多;有些觉得烧气更便宜,比如霸州地区;当然也有地区认为燃气成本要高一些。”

据家中安装壁挂炉并有越冬经验的网友估算,鉴于农村多为平房或“小二楼”,建筑间距较大, 热耗较高,以150平米为例,室内保持25℃,需每日燃气30立方左右。

记者查阅了部分地区的“煤改”补贴标准,以保定徐水为例,补贴执行标准为:农村和城中村用户每户收取天然气接口费分别为3500和3200元,由政府全额补贴;燃气设备每户补贴不超过3200元;采暖期用气量超过500立方米时,给予1元/立方米气价补贴,最高补贴量不超过1200立方米;补贴暂定为三年。

而唐山市的补贴标准则较为复杂,大体为由政府和燃气企业承担管网改造和建设费用;由省、市、区对燃气设备购置安装投资的70%给予补贴,每户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2700元;区财政承担三年气价补贴,其中城区平房每户每年补贴1200元,一次性发放,用户自愿领取,同时根据用户是否领取一次性补贴实行用气差额计价;而农村用户享受取暖1元/立方米的气价补贴,最高补贴气量1200立方米;补贴暂定为三年。

廊坊市安次区在管网改造上同样由政府承担,而设备采购每户补贴3100元,并对于2017年8月31日前完成改造并通过验收的用户给予500元一次性奖励;接通天然气后按照每年2000元标准予以补贴;同时,规定了区域内用户壁挂炉必须采用的品牌,“其他途径采购的壁挂炉,均不能享受政府补贴”;补贴暂定为三年。

一位“煤改气”中标企业的负责人认为:“三年后,政府补贴是否会持续,大家心里都在‘打鼓’。”同时,他认为今年的“气荒”源于“煤改”地区上报的天然气户数总量不足,导致国家预估气量不足,“我们业内普遍认为明年供气肯定没问题。其实,从2014年起国家就在持续推进‘煤改’项目,主要在北京展开试点。到2016年,试点用户是22.7万户,这个过程中一直是小步前进。但进入2017年,随着‘煤改’在北方六省的全面推开,预定的300万户目标让大家短时间内有些吃不消。目前,有消息称,国家考虑拨款2.5亿美元建设‘煤改气’专用输气管网。我们更担心的是,2020年后如果补贴不再继续,消费者是否接受那时的天然气采暖价格。当然,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,而最好的预期是三年后天然气能够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供给,价格平稳有降,老百姓愿意烧且烧得起。”

提高中标门槛 构建“煤改”可持续生态

“之前从没设想过将壁挂炉卖到农村去;现在,反而是农村先用上了壁挂炉,城乡‘倒挂’起来!”一位壁挂炉销售经理如是说,“由于时间太紧,扩产来不及,我们推掉了不少订单。即便如此,仍然是加班加点。到了10月中旬,甚至发展到客户堵着我们厂门拉货,生产线下来一批产品走一批,根本来不及入库;我们也只好去堵部件供应商抢货。”而除了采暖设备供应紧张,不少地区的燃气管道也是“紧急修建”的。

产业在线数据显示,2016年我国燃气壁挂炉销售总量为160万台;而2017年,壁挂炉净增长250万台,销售总量约427万台。杨洁认为,“在政策加速推进过程中,行业资源不一定能够匹配。”

壁挂炉可以采暖同时提供热水,在舒适性和节能环保方面优势明显,它是随着南方采暖需求加强而市场化的产品,其初始定位是中产阶级的舒适性采暖诉求。而目前北方“煤改”项目是基于普通的、刚需性采暖需求,以工程项目为主。

“政策对于壁挂炉行业具有普惠作用,这点不容置疑,但它对品牌的影响不一样。”杨洁指出,“内资企业是‘煤改’中标的主力军,活跃在二、三线和乡镇市场,主攻工程市场,价格优势突出。外资品牌技术较为成熟,价格相对高,在产品升级上更到位。目前的问题在于,过去一年时间,大量小企业涌入这个市场,新增品牌40余个,他们对技术缺乏敬畏之心,但赫然出现在了‘中标’名单中。”

某知名壁挂炉品牌商介绍:“目前我们的壁挂炉产品一次点火成功率在90%以上,而行业均值为60%。点火成功与否,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出厂品质。理论上,壁挂炉的第一次点火是要成功的。”正如杨洁所提到的,对技术缺乏敬畏之心,造成了一些中标产品在安装调试过程中,出现了批量无法解决的问题。

一位内资品牌负责人呼吁,“政府在招标过程中,应该重点把控一下企业资质,不要只听口头的大话,到实际生产线上去看一看。现在,一些品牌‘中标’产品还在保质期内,就出现问题了。实话说,有些企业是抱着‘赚一笔就跑’的思想做事情的,质检环节被省略,以后售后都找不到。”

“还有,一些‘煤改’地区实行特定区片对应特定品牌,一个区片的用户只能在划出的品牌中选择,否则便得不到补贴。有的厂家能做到3500元一台壁挂炉产品,送一台灶具,送两组暖气片,并包安装。对于正常企业而言,倒算下来,成本都是不够的,如果他们还能赚钱,那产品质量可想而知。很多时候,这些不合理的标准,结果是将正规厂商拒在了门外,只迎进了不负责的杂牌企业。”

在完成“指标”的同时,效益账也必须摆在台面上算一算!

蓝天与取暖 一个不能少

无论是消除雾霾,还是“煤改”采暖,都是重要的民生问题。而两者本身,应该是和谐统一的。

“以前烧煤炉,每天要打扫炉渣,有时煤球有味道,整个屋子都烟熏火燎的。每天晚上,‘封火’是个技术活,既不能让它灭掉,还不能燃过头。最重要的是,有煤气中毒的危险。”一位享受到“煤改气”项目“甜头”的媒体朋友谈到自己的切身体会,“‘煤改气’之后,首先家中变干净了,同时,无论是开关机器还是调温都很方便,也不用担心有危险。如今,国家下大力度进行‘煤改’项目,肯定符合大家的长远利益,只是政府也在‘摸着石头过河’,难免有试错成本。”

产业在线预估,及至2020年“煤改”工作收官时,燃气采暖设备市场或将扩容至千万台规模,

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启在总结“煤改”经验基础上,提出了对政府管理部门和参与煤改项目企业的一些建议。

他认为,对政府部门而言,必须实事求是,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,“宜气则气”、“宜电则电”、“不宜则不改”;根据国内燃气采暖设备行业的产能、燃气设施的建设速度、以及燃气的供应保障能力做出合理的计划安排;均衡全年工作应部署,避免任务集中造成各种资源紧张和浪费;不要盲提高指标,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;各地可以学习借鉴,但不要攀比;尽量保证政策的延续性,完善工程补贴、气价补贴和稳定供气。

对参与“煤改”的企业而言,要根据实际情况,为管理部门提供正确的信息,不要误导他们;企业在尽量满足激增市场需求的同时,必须严把质量关,否则行业便得不到持续发展;尽快培养安装和售后人员的数量和质量;鉴于2017市场的过热,一些企业可能会盲目扩大产能,造成产能过剩,或劣质产能增加,未来,企业要冷静下来,理性对待市场;随时准备应对市场变化,做好“后煤改气时代”的提前预案。

“煤改”项目,是机遇,是挑战,更是民生责任。

网站编辑:熊凡
现代家电官方微信

评论:

目前没有评论内容。